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桂林市东北部,南望粤梧,北邻三湘。距山水甲天下的国际旅游名城桂林市108公里,全县总面积2149平方公里,辖6乡3镇,117个行政村,人口29.2万,境内居住着瑶、汉、壮、蒙等29个民族,其中瑶族人口17万,占总人口的57%,恭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交错地带,茶江河贯穿县境,支流纵横密布,县内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全县森林覆盖率77%,年平均降雨量1437.7毫米,水能蕴藏量11.07万千瓦。旅游资源丰富,特色产品种类繁多。
恭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建县于隋大业14年(公元618年),距今已有1390多年历史,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让这块神奇的土地积累了独特厚重的区域历史文化及民间艺术精华。明清时期建于县城内的文庙、武庙、周王庙、湖南会馆四大古建筑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历经数百年风雨的洗礼,依然气势恢宏,保存完好,并分别形成了文、武、官恭城生态怡人、资源丰富,历届县委、县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务实求精,带全县各族儿女发奋图、持之以恒,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创建了一条以“养殖、沼气、种植、加工、旅游”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被冠为“恭城模式”而闻名,先后荣获“生态农业示范县”、“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椪柑之乡”、“月柿之乡”、“水果出口示范区”、 “绿化模范县”、“科普示范县”等十多个的荣誉称号,被联合国评为“发展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 良好的生态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底蕴,多彩的民俗风情,给恭城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带来了无限生机。
恭城月柿,又名恭城水柿、柿饼。柿果实色泽鲜艳,味甜汁多。除供鲜食外,可制成柿饼、柿角、柿汁;可加工成柿糖、柿蜜;可代替粮食制醋、酿酒。柿的果实及其加工品,还有医疗作用,可治肠胃病,可止血润便,对降低血压有一定作用。恭城月柿是广西传统出口创汇的名优产品之一,果型美观,色泽鲜明;脆柿味甜可口,冻柿清香甜心,柿饼甘柔如饴。形似圆月的柿饼,肉红透明无籽,凝霜后,白里透红、皮脆柔软、清甜芳香。
发表留言
已有0条留言,共0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