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解密富平柿饼走上央视春晚的台前幕后

解密富平柿饼走上央视春晚的台前幕后

发布时间:2014/8/13 9:07:30点击率:0

      央视马年春晚中一座“巨型年糕塔”刚被推出来就引起了全场的轰动。春晚一结束,年糕塔迅速“火”起来,但做糕人依然低调。近日,记者经过多番努力,联系上了做糕人俞世清,她是北京聚宝渔港的面点技术总监。

  年糕塔的背后

  春晚开播前两个月,俞世清就接到了邀请,为春晚制作一个年糕。如何给南北观众呈现一个都能接受的年糕,成为那段时间俞世清满脑子想的事。

  有一次,她去哈根达斯店,发现了一个宝塔型的冰激凌,突然产生了灵感,再结合传统的“九层面塔”,俞世清提出了自己的创意——做一个9层的“年糕塔”。春晚导演组对这个方案显得兴趣十足。

  得到终任命后,俞世清迅速组起了团队,找了郗玉根、王金龙两位助手。1月11日晚上,3人正式入驻春晚剧组。

  那段时间,每天早晨不到8点,3个人就来到中央电视塔的空中观景旋转餐厅,中午也不休息,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才离开,回去后还不断地讨论创作思路。

  俞世清每天要站十几个小时制作年糕,双脚都磨出了血泡,走起路来显得很不自然,而双臂更是由于长时间过度用力,一度连支撑下床都困难。

  助手王金龙在制作层年糕的时候,每一颗大枣都是经过他挑选、清洗的。一次,他剪大枣时不小心戳到了手,鲜血直流,王金龙只进行了简单处理就又继续工作。

  然而,1月17日,俞世清辛苦做出来的年糕塔被导演“枪毙”了。一下子,团队成员的心情都坠入了谷底。迅速地,俞世清做出了思路调整,更注意将来自五大洲、各个省市和自治区的食材进行充分融合。终于,年糕塔通过了导演组的“验收”,但要求春晚当天做一个新鲜的。

  1月30日凌晨1点,俞世清团队就赶到了春晚剧组,现场做起了年糕塔,下午6点左右做成。

  终,一个直径1.2米、高99厘米、重200多斤的“巨型年糕塔”登上春晚的舞台。主持人一介绍完,年糕塔就被推到后台切分给了观众和演员。

  切完了后一块年糕,俞世清终于松了一口气,而团队3个人已经没有了现场看春晚的心情,他们只想回去睡一觉。

  “天道酬勤”是良训

  接受采访时,回望学徒经历,俞世清喜欢用“干活勤快”形容自己。

  1987年,16岁的俞世清进入了北京一家大型国营饭店,简单培训之后便面临着“分岗”。大家都等着导的安排,女孩们自然是希望做个服务员,既干活轻松还能穿得光鲜亮丽。

  俞世清这时拿出了足够的勇气,主动找到导希望分到西点部。当时西点还很新潮,她想多学点东西。西点部想要的是能吃苦的男生,明确拒了她。中餐部师傅见小姑娘不依不饶,觉得有股劲头,终“收留”了她。

  “我当时就赌着一口气,谁说女孩子不能吃苦,我就要做出个样儿给大家看看。”俞世清对记者说。

  遗憾的是,16岁以前,俞世清在家从未做过饭,她要从头学起。更遗憾的是,大厨一旦做个菜,前面一圈全被膀大腰圆的男学徒围住了,她只能在后面踮着脚尖勾着看。

  只是每天早上轮到炸油条,学徒们都不愿去了,因为又热又呛。俞世清主动给师傅打下手,大家都觉得她冒“傻气”。由于大油锅太重,她每次都用肚子着才能支好锅。“好几次烫得钻心疼,自己也不敢言语,就怕师傅说自己娇气。”

  进入中餐部的第七天,俞世清至今仍记得那一天。师傅有事要办,询问谁能盯着点宴席。没人敢答应,她站出来,后来还直接“开餐”。

  两三年后,俞世清陆续在饭店的各项“练兵”中都斩获了好成绩,已经独当一面了。“那时,师傅就坐在我旁边啃着猪蹄、喝着酒,放心让我干。”

  “干我们这行,就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来。”俞世清说。至今,她还记得自己去看望一位临终的老师傅,那位老师傅还叮嘱她“天道酬勤”。

      创意决定可以走多远

  在朋友圈里,大家喜欢称俞世清为“精神”;在业内,不少人都叫她为“俞创意”。

  这些年,俞世清从没停止过对面点的理念、设计、制作等等的反复研究,力图推陈出新。

  “在我们这个行当里,创意就决定你能不能从一大堆人里出得来、能走多远。”说这话时,俞世清语气很坚定。

  俞世清喜欢喝普洱茶,周边的人都知道。有一次喝普洱茶的时候,俞世清突发奇想,普洱茶能不能与米饭“组合”起来?念头一出,她就立马动起手来,火候、浓度、比例等等反复试验之后,一道“普洱焖饭”便诞生了。

  俞世清表示,创意也需要尊重食材、尊重传统。她向记者举了年糕塔的例子,当时一些人建议将柿饼蒸成泥状更“上相”,被她拒了。“富平柿饼天然的形态很好看,非要进行所谓精细加工,就显得特别匠气。”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餐饮行业的一些学习计划基本都是单位提供的,轮不到自己也就算了。俞世清则不愿这么“认命”,她自己掏钱利用工休出去学习。“当时每次学完,都会对自己的一些理念形成碰撞,自己也会迸发出一些新创意。”俞世清如是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六届烹饪大赛上,俞世清获得了“面点金状元”的称号。当时,她交了两个作品,一个是“草帽酥”,另一个是“豆包灯笼”,其创意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得知记者是扬州人,俞世清笑着说:“我可把你们扬州的米糕刚偷学会,还做点改良。”她拿出手机,兴致勃勃地展示起刚研发的米糕照片,得意之情溢于言表。那一刻,她似乎已完全沉浸到自己的世界里。

  结束采访时,俞世清坚持把记者送到门口,依然那么平和淡然。只是与记者握手道别时,一句话也“泄露”出了她的霸气。她说:“我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说这话时,她声音依然不大。

上一篇:富平合儿饼的凄美由来下一篇:富平柿饼走上大家族产业化道路

联系我们

  • 公司名称:柿饼网
  • 联 系 人:张先生
  • 固定电话:02982229532
  • 联系电话:13319229750
  • 电子邮箱:395502060@qq.com
  • 所在地区:陕西-渭南-富平县-庄里镇
  • 详细地址:陕西省西安市二环南路31号云峰大厦
  • 邮政编码:710054
  • 传真号码:029-82229532
  • QQ号码:395502060
  • 公司网址:http://eshibing.ml.yl01.com/
用手机扫一扫
网站名称:柿饼网  [农高会网展]  [管理入口]
中国杨凌农交所 提供云服务技术支持
柿饼网(www.eshibing.com) 西安爱秦商贸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柿饼的做法 柿子醋 柿叶茶 柿饼的功效与作用 柿子饼 柿子醋 柿饼上的白霜 柿子醋的功效与作用 富平合儿饼 柿叶茶的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