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冬季节又一次迎来了柿子采收的浪潮,当然接下来就是将柿子加工成柿饼了。在富平县地一个村里基本上有一半多的人都种有柿园,到了这个柿子收获的旺季大家就都忙起来了。村民不光在自个家里加工柿饼,还有的去县上镇上建立的加工厂里打工,从柿子的采摘开始一直要忙到农历的冬月底哩,工人们的月收入均在2000元左右。在工厂上班的刘女士说柿饼场办得好,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了,而且到时间还可以照顾老人小孩,家的十几棵柿子树产的柿子到这加工每年也还可以收入两万元左右呢。
柿饼有了好的价格大家当然开心了,常年售卖富平合儿饼的李大爷特别高兴,因为他的柿饼成了热销产品甚至卖到脱销了,每次出去卖柿饼自己拿的都不够卖还得让家里人来送好几次呢。大爷提前包好的柿饼一包大约在两斤半到三斤左右,看着大家伙喜欢吃柿饼,李大爷干脆在已经优惠的基础上又降价两块钱来销售了!
柿饼仿佛成了一种符号,它代表着为普通的广大农民群众。柿饼的价格也关系到农民生活,好像两者被连到了一起一样。在严峻的时刻接受考验,将甜蜜洒向人间!